时间: 2025-05-02 03:5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15
放慢: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减缓速度,使某事物或过程的速度降低。基本含义是让动作、进程或节奏变得不那么快。
“放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放”和“慢”都是古汉语中就存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现代社会,“放慢”常常与追求生活质量、减少压力和焦虑的观念相关联。例如,“慢生活”**鼓励人们放慢生活节奏,享受生活。
“放慢”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放松。它让我联想到悠闲的午后、缓慢的河流和宁静的乡村。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放慢脚步,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日,这有助于我保持冷静和专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放慢”: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放慢了船桨,
让每一刻的风景,都细细品味。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下,一个人在河边放慢脚步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象征着时间的缓慢流逝。
在英语中,“放慢”可以对应为“slow down”,其用法和含义与中文中的“放慢”相似。
“放慢”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它不仅指示了速度的降低,还蕴含了对生活节奏的调整和内心状态的平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放慢”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意图。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