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3:28
“五抢六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争夺中非常激烈,五个方面抢夺,六个方面争夺,形容争夺非常激烈,场面混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在资源、利益或者权力等方面的激烈争夺。
在文学作品中,“五抢六夺”常用于描绘战争、商业竞争或者政治斗争等场景,强调争夺的激烈和无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激烈争夺,如家庭内部的财产争夺、朋友间的游戏竞争等。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市场竞争或政治权力的争夺。
同义词中,“争先恐后”强调的是急于争先,而“你争我夺”则更侧重于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争夺。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五抢六夺”相对的和平与和谐状态。
“五抢六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头传承下来的表达方式,用数字“五”和“六”来夸张地表示争夺的广泛和激烈。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激烈争夺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五抢六夺”反映了人们对资源和利益争夺的普遍认识,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它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因为争夺往往伴随着不公和冲突。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混乱和无序的状态。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战场上的厮杀、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或者家庭内部的纷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观察家庭聚会时,看到孩子们为了最后一个玩具而五抢六夺,这让我意识到即使在看似和谐的环境中,争夺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五抢六夺的战场,硝烟弥漫,英雄泪,洒满黄土。”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人在混乱中争夺某物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争吵声和物品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ree-for-all”或“a scramble”,它们也用来形容无序和激烈的争夺。
“五抢六夺”这个成语在描述激烈争夺的场景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竞争的本质,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争夺时保持冷静和理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抢】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抢夺声。 、 《广东军务记》-抢夺耕牛。
【组词】
抢火、 抢行、 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 抢掳
3.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4.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