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0:5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0:51:09
词汇“溃师”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军事或历史语境中,指的是军队在战斗中被打败、溃散或逃散的情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溃师”字面意思是指军队溃败。其中,“溃”意味着崩溃、瓦解,“师”在古代汉语中指军队。因此,“溃师”指的是军队在战斗中因受到重创而无法维持阵型,士兵四散逃亡的状态。
“溃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军队的溃败往往被视为国运衰败的象征,因此在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溃师”常常带有悲剧色彩。
“溃师”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士兵的牺牲以及国家的危机,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溃师”一词不太常用,但如果需要描述一个团队或组织在面对挑战时的失败和崩溃,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强表达的力度。
在创作中,可以将“溃师”用于描述一个团队在商业竞争中的失败,或者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崩溃,以此来传达一种失败和挫折的氛围。
想象一幅画面:战场上烟尘滚滚,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这种场景可以与“溃师”一词联系起来。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的轰鸣和士兵的呼喊。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rout”或“defeat”来描述类似的军事失败情况。
“溃师”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传达出失败和崩溃的深刻含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