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0:36
宦游(huàn yóu)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官员或士人为了求取官职或游历而离开家乡,四处奔走。基本含义是指在外游历或任职,尤其是指士人或官员为了仕途而进行的旅行。
宦游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用来描述士人为了求取功名而离乡背井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用得较少,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的文学作品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宦游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士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流动。
同义词:游宦、游历、游学
反义词:安居、定居
宦游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宦”指官职或官员,“游”指旅行或游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古代社会,士人为了求取功名,常常需要离开家乡,四处奔走,这种行为被称为宦游**。这种现象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结构,也是士人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
宦游一词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因为它涉及到离乡背井和漂泊不定的生活。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尤为明显,如杜甫的《登高》中就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句子,表达了宦游士人的孤独和无奈。
在现代社会,宦游的概念虽然不如古代那么普遍,但仍然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工作或事业发展而四处奔波的人。例如,许多职场人士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机会,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求职,这种行为也可以被视为现代版的宦游。
在诗歌创作中,宦游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意象,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例如:
宦游千里外,
梦回故乡时。
明月照孤影,
清风送别离。
宦游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背着行囊,独自走在古道上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琴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忧伤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ndering scholar”或“itinerant preacher”,这些词汇也描述了为了学术或**目的而四处游历的人。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和动机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为了追求更高目标而进行的旅行和探索。
宦游一词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也是一个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现代社会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