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2:04
“感人肺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如同触及肺和肝一样。这个成语形容事物或情感非常深刻,能够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强烈的共鸣。
在文学作品中,“感人肺肝”常用来形容那些描写深刻、情感真挚的文字,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反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深刻感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作品或**对人的情感影响。
同义词:
反义词:
“感人肺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人类情感深处的比喻。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那些能够深深触动人心的作品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形容深刻感动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强调情感的真挚和深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感人肺肝”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经常被使用,用以表达对那些能够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事物的赞赏。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的美好时刻,如亲情、友情和爱情中的真挚情感。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观看了一部关于家庭和牺牲的电影,其中的情节和表演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感人肺肝”的力量,那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满小径,
回忆如潮涌来,
每一滴泪,每一声叹,
皆感人肺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亲情或友情的温馨画面,如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或朋友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音乐,如悠扬的小提琴曲或深情的钢琴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uching one's heart”或“deeply mov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深度和共鸣。
“感人肺肝”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深刻情感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和深刻。
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肺】
人和某些高级动物的呼吸器官
【组词】
肺肠、 肺肝、 肺吵丢丢掀、 肺火
4.
【肝】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肝,木藏也。 、 《释名·释形体》-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 、 《仪礼·士昏礼》-赞以肝从。 、 《礼记·月令》-祭先肝。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肝肺、 肝鬲、 肝脑、 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