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7:54
词汇“按甲不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军事用语,其字面意思是指在战场上,士兵们按住甲胄(即盔甲),不主动出击,而是采取守势,等待时机。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采取保守的策略,不轻易行动,而是等待更有利的时机再采取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按甲不出”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谨慎态度,或者在描述战争策略时,强调防守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采取观望或保守的态度。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战略规划等,这个成语则直接用于描述具体的战术选择。
“按甲不出”源自古代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商业策略中,成为一个通用的成语,用以描述任何情况下的保守策略。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以静制动”和“后发制人”的策略思想,这与“按甲不出”的含义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倾向于采取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深思熟虑的印象,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沉着应对。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能引发对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职业选择时,采取了“按甲不出”的策略,仔细分析各种可能性,最终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诗歌中,可以将“按甲不出”融入描述自然界中动物的警觉行为,如“林中鹿群,按甲不出,静待晨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上士兵们按住甲胄,严阵以待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声和号角声,营造出紧张的战场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策略可以用“wait and see”或“hold one's ground”来表达,虽然不如“按甲不出”那样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传达的保守和观望的策略思想是相似的。
“按甲不出”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策略中有其特定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商业决策中也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应该保持冷静和谨慎,等待最佳时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1.
【按】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 《史记·项羽本记》-项王按剑而跽曰。 、 张溥《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组词】
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2.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