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8:26
“不拘细节”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不过分关注或不重视细节。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不纠结于小节,而是更注重整体和大局。
在文学作品中,“不拘细节”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大胆或不拘小节,例如在描述一个冒险家的性格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战略思维,即领导者不陷入日常琐事,而是关注长远规划。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不拘小节”更强调对小事情的不在意,而“大而化之”则更侧重于处理事情的宏观视角。
“不拘细节”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其具体词源不太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不关注细节,注重整体——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不拘细节”有时被视为一种优点,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速度的现代社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分不拘细节也可能被视为不负责任或粗心大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因为它让我联想到自由、灵活和高效。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传达一种轻松和不拘束的态度。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学会“不拘细节”让我能够更专注于问题的核心,而不是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风一样不拘细节,自由地穿越山川与河流。”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自由飞翔的鸟的画作,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轻快的音乐,如爵士乐,它不受拘束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sweating the small stuff”,它传达了类似的含义,即不过分关注小事。
“不拘细节”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晰的思维,并有效地传达我的想法。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
3.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
4.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
1. 【不拘】 节次
2. 【不拘细节而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