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5:56
词汇“十二物”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短语或术语,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十二物”字面意思是指十二种物品或事物。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特定的集合、清单或分类中,例如在某些传统文化、**仪式、历史文献或现代创作中。
由于“十二物”不是一个特定的术语,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源自对特定数量的物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有所变化。
在某些文化中,数字十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十二生肖、十二个月等。因此,“十二物”可能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或仪式用途。
对于我来说,“十二物”可能引发对完整性、周期性和神秘感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物品,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展览中看到关于古代十二物的展示,每一件物品都讲述了不同的历史故事,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十二物”:
在时光的长河中,
十二物静静躺卧,
每一件都是岁月的印记,
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幅画,画中有十二件不同的物品,每一件都代表一个月份或一个星座。这样的画面可能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韵律。
在不同文化中,“十二物”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十二星座可能与“十二物”相关联,而在东方文化中,十二生肖可能与之相关。
“十二物”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用途。它提醒我们在语言学中要注意词汇的多义性和文化背景。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