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3:21
幼教:字面意思是指针对幼儿(通常指3-*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基本含义包括为幼儿提供早期教育,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认知、社交和情感技能,以及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幼教一词源于汉语,由“幼”(指年幼)和“教”(指教育)组成。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幼教的概念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幼教被视为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政府和社会普遍重视幼教的质量和普及。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幼教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幼教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关爱和成长的画面。它代表着对孩子未来的投资和希望,以及社会对下一代的关怀。
个人经历中,幼教可能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阶段。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成长,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在诗歌中,幼教可以被描绘为:
晨曦中的花园, 孩子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幼教的园丁, 用心浇灌每一颗希望的种子。
在不同文化中,幼教的概念和实践存在差异。例如,北欧国家普遍提供高质量的公立幼教服务,而一些发展**家则面临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
幼教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也反映了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和期望。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幼教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教育话题,并传达对儿童成长的关怀和期望。
1.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
2.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