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55
词汇“浊质凡姿”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成语。
结合起来,“浊质凡姿”形容人或事物既不纯净也不出众,处于一种平庸甚至低劣的状态。
“浊质凡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对人或事物品质的评价中逐渐形成的。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对纯净和卓越的追求是常见的主题,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中,对纯净和高尚品质的追求是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浊质凡姿”这个成语在批评和自我反省中经常被使用,反映了社会对卓越和纯净的期望。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平庸和不足。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那些缺乏特色和创新的事物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质量不佳的产品或表现平庸的人,以此来表达我的不满或失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浊质凡姿的世界里,寻找那一抹纯净的光。”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灰暗、模糊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单调、无趣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mediocre”或“commonplace”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浊质凡姿”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用来表达对平庸和不足的不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
1.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曰北阳水。-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
3.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4.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引证】
《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姿,态也。 、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姿态万变。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无风亦呈袅娜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