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5:34
怏怏不悦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心情不愉快,显得很不高兴的样子。其中,“怏怏”表示不高兴、不满意的样子,“不悦”则直接表示不愉快。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的情绪状态,表达一种明显的不满或不快。
怏怏不悦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情感,增强文本的情感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的表达方式,如“不高兴”或“不开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情绪反应。
同义词:
反义词:
怏怏不悦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简洁的表达方式所替代。
在文化中,表达不满或不快时,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用含蓄或间接的方式,怏怏不悦 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文化特点的体现。它传达了一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符合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含蓄”和“中庸”。
怏怏不悦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因为某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心情沉重,无法释怀。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我的表达方式,使我在描述类似情境时更加谨慎和细致。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和朋友计划去旅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最终泡汤了。那段时间,我们都显得怏怏不悦,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表达的情感深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怏怏不悦心,如秋叶飘零, 无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怏怏不悦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面无表情,眼神空洞。背景音乐可能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忧郁和沉重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ullen" 或 "morose",这些词汇也传达了一种不愉快和不满的情绪,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情感强度可能与 怏怏不悦 有所不同。
怏怏不悦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方式,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文化中的情感表达惯。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是有益的。
其当职之人,已怏怏不悦,不肯同心以助其谋,协力以成事。
他整天~的。
1.
【怏】
(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duì)也”。本义: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怏,心不服也。
2.
【怏】
(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duì)也”。本义: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怏,心不服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悦】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统论》-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
“说”、“悦”古今字。
【引证】
枚乘《七发》-客见太子有悦色也。 、 《孙子》-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 《韩非子·喻老》-桓侯又不悦。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张飞等不悦。 、 《资治通鉴》-权大悦。
【组词】
悦心、 悦情、 悦笑、 悦喜、 悦畅、 悦乐、 悦泽、 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