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8:27
亦作"铭辞"; 铭文。
1.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祭统》-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 《礼记·檀弓》-铭,明旌也。 、 《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铭书于王之大常。 、 《字林》-名,题勒也。 、 《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其铭有之。 、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铭功会稽岭。
【组词】
铭功、 铭戒、 铭勒
2.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