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5:00
“妍皮裹痴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外表美丽而内心愚蠢。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似聪明或美丽,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愚蠢或无知。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外表光鲜但内心空洞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在修养的人。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人的性格或行为时,有时会被引用。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的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外表与内心不一致的典型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因此“妍皮裹痴骨”这样的成语反映了对外表与内心不匹配的批评态度。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讽刺和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人。它提醒人们在评价他人时要全面考虑,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外表看似聪明但实际做事缺乏深度的人,这时我就会想到“妍皮裹痴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笑容如春花绽放,却不知内心空如秋叶飘零,妍皮裹痴骨,徒留世人叹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外表光鲜的人,但通过眼神或姿态透露出内心的空洞。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轻快但带有讽刺意味的旋律来表达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fur coat and no knickers”,意思是指外表华丽但内在空洞。这个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人。
“妍皮裹痴骨”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全面考虑,不要被外表所迷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超故为谬语,答非所问,兴顾语绍道:“谚云‘~’,今始知是妄语哩。”
1.
【妍】
(形声。小篆字形。从女,幵(jiān)声。本义:巧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慧巧之意。-妍,技也。一曰慧也。
【组词】
妍手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
3.
【裹】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裹,缠也。 、 《穆天子传》-朱三百,裹。 、 《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富之以国裹。 、 《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无不裹也。 、 宋玉《高唐赋》-绿叶紫裹。 、 郭璞《江赋》-濯颖散裹。 、 《资治通鉴》-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
【组词】
裹束、 裹足、 裹革
4.
【痴】
(形声。从疒(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癡,不慧也。字俗作痴。
【组词】
痴哑、 痴呆呆
5.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