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8:09
宣徽院:宣徽院是古代**的一个官署名称,主要存在于宋、元、明等朝代。其职责主要是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包括宴会、礼仪、宫廷供应等。宣徽院在宋代设有宣徽南院和宣徽北院,元代则设有宣徽院使等职。
在文学作品中,宣徽院常被提及,用以描绘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复杂。在口语中,由于其特定历史背景,现代人较少直接使用该词汇。在专业历史文献中,宣徽院则是研究古代宫廷制度和官制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宫廷事务局、内务府 反义词:外务部、外交部(这些机构处理的是对外事务,与宣徽院的内务管理形成对比)
宣徽院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朝代的更迭,其职能和地位也有所变化。在宋代,宣徽院分为南院和北院,到了元代,宣徽院使成为重要的官职。明代以后,宣徽院的职能逐渐被其他机构所吸收。
宣徽院的存在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官僚体系的严密性。它不仅是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也是展示皇权和礼仪的重要场所。
宣徽院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的复杂和宫廷生活的严谨。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宣徽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宫廷文化和官制体系。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详细描绘宣徽院的工作场景,展现古代宫廷的日常生活和官僚体系。
宣徽院可以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服饰、繁复的礼仪和宫廷音乐,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丰富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管理宫廷内部事务的机构,如欧洲的宫廷内务部门,但其具体职能和名称会有所不同。
宣徽院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宫廷文化和官制体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特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背景,提升文化素养。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徽】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徽,三股绳也。 、 《易·坎》。刘注:“三股为徽。”-系用徽纆。
3.
【院】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院,垣也。 、 《玉篇》-院,周垣也。 、 《增韵》-有垣墙者曰院。 、 汉·司马光《西江月》-深院月明人静。
【组词】
前院;后院;深宫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