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11
词汇“变醨养穑”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该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变醨养穑”字面意思是通过改变酒的浓度来培养庄稼。其中,“变醨”指的是改变酒的浓度,“养穑”则是指培养庄稼。这个成语比喻通过改变方法或策略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人物或**通过改变策略或方法取得成功。在口语中,由于其生僻性,可能不太常用。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管理学,可能会用来讨论策略调整的重要性。
“变醨养穑”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原本是指农业上的具体做法,后来引申为策略或方法的调整。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基础,因此与农业相关的成语往往富含深刻的哲理和策略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智慧和灵活性的联想,让人想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够灵活调整策略的重要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不要固守旧方法,而应该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酒,变醨养穑,智慧如庄稼,茁壮成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农夫在调整酒的浓度,同时观察庄稼的生长情况,象征着策略的调整和成果的期待。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观念,如“适应变化”或“灵活应对”,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变醨养穑”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和策略意义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公所到处,便能变醨养瘠,元气昭回:古今人若合一辙。
1.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2.
【醨】
薄酒。
【引证】
《说文》-醨,薄酒也。从酉,离声。
【组词】
醨酒、 醨酪、 醨薄
3.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4.
【瘠】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
同本义。或作“膌”。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 、 《韩非子·内储说上》-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长短丰瘠。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老年如脊牛。
【组词】
瘠弱、 瘠疲、 瘠色、 瘠牛偾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