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33
堆积成山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品或事物大量堆积,形成像山一样高的状态。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数量极多,堆积得非常高,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可见的堆积体。
在不同的语境中,“堆积成山”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堆积成山”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堆积”和“成山”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物品堆积的状态。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汇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和含义有所扩展。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堆积成山”可能带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强调整洁和秩序的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负面的含义,暗示混乱或无序。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沉重、压抑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描述灾难或混乱的场景时。同时,它也可能引发对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挑战的联想。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家里杂物堆积成山的情况,这让我意识到定期整理和清理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书页堆积成山,每一页都是知识的海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堆书籍或杂物堆积如山的场景,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压迫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物品倒塌或移动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ile up like a mountain”或“heap up”,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堆积成山的概念。
“堆积成山”这个词汇在描述大量物品堆积的状态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数量多、堆积高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堆】
(象形。从土,隹(zhuī)声。本义:土堆)。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引证】
《楚辞·疾世》-逾陇堆兮渡漠。 、 司马相如《上林赋》-激堆埼。 、 《尔雅·释水》注-呼水中沙堆为墠。
2.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