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1:21
怨抑: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怨”指的是不满、怨恨的情绪,“抑”则表示压抑、抑制。结合起来,“怨抑”指的是内心充满不满和怨恨,但又无法或不愿意表达出来,从而压抑在心中。
“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怨恨;“抑”字则较晚出现,原意为压制。两个字结合形成“怨抑”,描述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用法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现代汉语中仍保留这一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怨抑”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忍”和“和”相联系,强调个体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克制和忍耐。然而,这种文化背景也可能导致个体情绪的长期压抑,影响心理健康。
“怨抑”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深沉的悲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它提醒我,有时候人们需要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以避免心理上的伤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家庭问题,内心充满了怨抑。通过倾听和鼓励他表达情感,我帮助他找到了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
诗歌: 怨抑如潮涌,心海波澜生。 言辞难诉尽,夜深梦不成。
在英语中,“怨抑”可以对应为“suppressed resentment”或“pent-up ang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描述了内心负面情绪的压抑状态。
通过对“怨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也提醒我在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需要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能力,使我的沟通更加细腻和深刻。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抑】
(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抑之欲其奥。
【组词】
抑按、 抑首、 抑搔、 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