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7:58
清平调:这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音乐术语,特指一种平和、宁静的音乐风格或曲调。在文学中,它也可以指代一种清新、平和的文学风格或作品。
文学语境:在古代诗词中,“清平调”常用来形容诗文的清新、平和之美,如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清平调”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到,通常是指某种平和、不激烈的状态或风格。
专业领域:在音乐学中,“清平调”可能指代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或曲调,强调音乐的平和与宁静。
同义词:平和、宁静、清新、恬淡
反义词:激烈、喧嚣、狂放、躁动
“清平调”一词源自古代音乐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文学和其他艺术领域,成为形容平和、宁静风格的通用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平调”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宁静。
情感反应:提到“清平调”,我联想到宁静的山水画、悠扬的古琴曲,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联想:清平调让我想到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以及他们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需要放松心情时,我会选择听一些具有清平调风格的音乐,帮助自己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找到内心的宁静。
诗歌: 清平调里寻幽梦, 山水间中觅静心。 琴音悠扬随风去, 一曲清歌入画屏。
视觉联想:一幅山水画,画面中青山绿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听觉联想:一段古琴曲,旋律平和,音符缓缓流淌,仿佛带人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
在西方音乐中,类似“清平调”的概念可能是“Largo”(广板)或“Adagio”(柔板),都是指缓慢、平和的音乐节奏。
“清平调”这个词汇不仅在音乐和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人们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清平调”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和谐。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3.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