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02:14
宥赦(yòu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宥赦的基本含义是指宽恕罪行,免除刑罚。
宥赦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宥赦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宥”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宽恕;“赦”字也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免除刑罚。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宥赦这个词汇,其含义一直延续至今。
在古代,宥赦常常是君主展示仁慈和权威的手段,通过宽恕罪犯来彰显自己的德行和统治的合法性。在现代社会,宥赦**更多是法律程序的一部分,用于体现人道主义和法律的灵活性。
宥赦这个词给人一种宽容和仁慈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宽恕和重生。在个人情感上,宥赦可能引发对正义和仁慈的思考,以及对法律和道德的平衡。
在个人生活中,宥赦可能出现在法律相关的讨论中,或者在个人对他人宽恕的行为中。例如,当朋友犯错时,选择宽恕他们,可以被视为一种宥赦的行为。
在诗歌中,宥赦可以用来表达宽恕和重生的主题:
在黑暗的深渊,
宥赦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路。
罪与罚的轮回,
在宽恕的怀抱中得到了解脱。
宥赦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君主在高台上宣布宽恕,囚犯们在下方跪拜感恩。音乐上,可以联想到庄严而温暖的旋律,象征着宽恕和希望。
在英语中,宥赦可以对应为“pardon”或“amnesty”,这两个词在英语中也有宽恕和免除刑罚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宽恕和赦免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具体表达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宥赦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平衡,也反映了人类对宽恕和重生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宥赦提醒我们关注宽恕的力量,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
【宥】
(形声。从宀(mián),有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广厦容人曰宥)。
宽仁;宽待。
【引证】
《说文》-宥,宽也。 、 《国语·周语》-宥,宽也。 、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知其冤而宥其失。
【组词】
宥世、 宥德
2.
【赦】
(形声。从攴(pū),赤声。本义:宽免罪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赦与捨音义同。非专谓赦罪也。后捨行而赦废。赦专为赦罪矣。”-赦,置也。 、 《周礼·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 、 《公羊传·昭公十八年》-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 、 《书·伪允征》-先时者杀无赦。 、 《易·象卦》。疏:“谓放免。”-君子以赦过宥罪。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