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3:21
词汇“[拦词]”在您的请求中并未明确给出,因此我将假设一个常见的词汇“拦阻”来进行分析。
“拦阻”的字面意思是指阻止或妨碍某人或某事物前进或进行。它通常涉及采取行动以阻止某事发生或某人达到目标。
“拦阻”一词源于古汉语,其字面意义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社会文化中,“拦阻”可能与权力、控制和自由等概念相关联。例如,社会规则和法律常常被用来拦阻不道德或危险的行为。
“拦阻”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挫败感或愤怒,因为它涉及阻止某人实现目标。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视为保护或关怀的象征。
在个人生活中,“拦阻”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如朋友之间的劝阻、家庭成员对危险行为的阻止等。
在诗歌中,“拦阻”可以用来象征生活中的障碍或挑战:
“每一步前行,都是对拦阻的抗争, 每一次心跳,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视觉上,“拦阻”可能让人联想到高墙或障碍物;听觉上,可能是警报声或警告声。
在不同语言中,“拦阻”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obstruct”或“hinder”。
“拦阻”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情境。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高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1.
【拦】
(形声。从手,阑(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拦,遮拦也。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
【组词】
拦关、 拦护、 拦门、 拦驾
2.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