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2:06
墙角(qiáng jiǎ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墙壁的角落。它通常用来描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两个墙壁相交的地方,形成的一个角落空间。
“墙角”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墙”和“角”两个基本词汇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墙有茨”(墙上有刺)的描述,虽然未直接提及“墙角”,但可以推测“墙角”的概念在当时已经存在。
在**传统文化中,墙角有时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风水学中,墙角被认为是能量的聚集点,有时需要通过特定的装饰或布局来平衡。
墙角往往让人联想到孤独、隐蔽和安全感。在心理上,墙角可以提供一种被保护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被边缘化或隔离。
在个人生活中,墙角可能是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落,或是存放杂物的空间。例如,我曾在墙角放置一个小书架,用来存放我喜欢的书籍。
在诗歌中,墙角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氛围或情感: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墙角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角落,或是雨夜中窗边的安静角落。视觉上,墙角可能与阴影和安静的空间相关联;听觉上,墙角可能与低语或回声相关。
在英语中,“墙角”可以对应为“corner of the wall”或更常用的“wall corner”。在不同的文化中,墙角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物理概念是普遍的。
墙角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墙角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环境。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隅】
(形声。从阜(fù),禺(y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隅,陬也。 、 明·徐渭《缇芝赋》-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
【组词】
山隅;隅椒、 隅隈、 隅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