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4:15
东直门 是北京市的一个地名,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内城九门之一。东直门原为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东侧城门,现今已成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和交通枢纽。
东直门的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和功能,即位于北京城的东侧,直接通往外界的城门。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东直门从古代的城门演变为现代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东直门作为北京的一个历史地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见证了北京从古代都城到现代大都市的转变,是北京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直门可能让人联想到北京的繁华、历史和变迁。对于居住在北京的人来说,东直门可能是一个熟悉的地标,带有家的感觉。
个人可能会有在东直门附近工作、生活或旅行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与东直门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或商业活动有关。
在诗歌中,东直门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北京的历史和现代的融合:
东直门下,古道新颜,
历史的尘埃,现代的喧嚣。
东直门的图片可能展示其繁忙的街道、现代的建筑和古老的城墙遗址。听觉上,东直门可能让人联想到地铁的广播声、人群的喧哗和车辆的鸣笛。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东直门”的词汇,但可以比较其他城市的地标或历史建筑,如巴黎的凯旋门或伦敦的塔桥。
东直门作为一个地名和历史地标,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性,也在文化和历史上承载了丰富的意义。了解和使用东直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北京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3.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