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30:55
咸鱼翻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条咸鱼翻身复活”,比喻原本处于低谷或失败状态的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取得成功或好转。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经历挫折后重新振作,或者事物从衰败中恢复活力。
“咸鱼翻生”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显然是基于咸鱼这一形象的比喻。咸鱼在**文化中常被视为一种低价值、无生气的食物,因此用它来比喻从低谷中恢复,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咸鱼常被视为贫穷和失败的象征。因此,“咸鱼翻生”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具有很强的励志色彩,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相信自己能够重新站起来。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希望和坚持。在联想上,它让人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取得成功的人物或故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用“咸鱼翻生”来形容一位朋友在失业后通过不懈努力重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个成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经历和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曾经是咸鱼一条,
沉沦在生活的泥沼。
但心中火焰未灭,
终有一天翻生耀。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条咸鱼在水中翻身的画面,象征着从死寂到活力的转变。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鼓舞人心的音乐,如励志电影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从低谷到高峰的转变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se from the ashes”(从灰烬中升起),比喻从失败或毁灭中恢复过来。这个表达在意义上与“咸鱼翻生”相似,都强调了从低谷中恢复的过程。
“咸鱼翻生”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人生起伏和励志故事时有了更生动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1.
【咸】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同本义。
【引证】
《书·君奭》-咸刘厥敌。
2.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
3.
【翻】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王维《辋川闲居》-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组词】
翻泊、 翻翔、 翻簸
4.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