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53
焙炙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焙”和“炙”。这两个字都与烹饪过程中的加热有关。
结合起来,“焙炙”通常指的是用文火或小火慢慢烤制食物,使其达到特定的口感和风味。
同义词:烤、烘、烧
反义词:煮、蒸、炖
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细化。
在传统文化中,烹饪技术一直被视为一门艺术。“焙炙”作为一种烹饪方法,体现了对食物质地和风味的精细控制,反映了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尊重。
“焙炙”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联想到家庭厨房的温馨氛围和食物的香气。它也可能让人想到传统手工艺和慢生活的理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家面包店工作,亲眼见证了面包师傅如何焙炙出外皮金黄、内里柔软的面包。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让我对“焙炙”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诗歌: 阳光下,麦田金黄, 焙炙的风,轻拂过田野。 面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家的味道,温暖而熟悉。
在英语中,“焙炙”可以对应为“bake”和“roast”。
通过对“焙炙”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烹饪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烹饪技术,还承载了人们对食物和生活的热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焙炙”提醒我要注重细节和过程,追求品质和深度。
1.
【焙】
微火烘烤。
【引证】
白居易《题施山人野居》-夜火焙茶香。
【组词】
焙炙、 焙火、 焙茶、 焙烘
2.
【炙】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炮当作灼。-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 《颜氏家训》-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 、 《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毋嘬炙。 、 《礼记·礼运》-以烹以炙。 、 《史记·刺客传》-置匕首鱼炙之腹中。 、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 《乐府诗集·西门行》-饮醇酒,炙肥牛。
【组词】
炙煿、 炙肉、 炙羊、 炙鼠、 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