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0:37
摄像管是一种早期的电子成像设备,用于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子信号。它是电视摄像机和某些类型的扫描仪的核心部件。摄像管通过一个光电阴极将光子转换成电子,然后这些电子被加速并聚焦到荧光屏上,形成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处理并用于显示或记录图像。
在专业领域,如电视广播、早期计算机图形学和科学研究中,摄像管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术语。在文学和口语中,由于其技术性质,摄像管可能不常被直接提及,但可能会在讨论技术发展或历史时被间接提到。
同义词:图像传感器、光电管 反义词:显示器(因为摄像管是用于捕捉和转换图像的,而显示器是用于展示图像的)
摄像管这个词源于“camera”(相机)和“tube”(管),反映了其作为电子管的本质。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像管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如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所取代。
摄像管在20世纪的电视广播和电影制作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的发展推动了媒体和娱乐产业的进步。随着技术的淘汰,摄像管现在更多地被视为历史和技术发展的象征。
摄像管可能唤起对过去技术的怀旧情感,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在个人经历中,摄像管可能与早期家庭电视或学校科学实验中的老式设备相关联。
在诗歌中,可以将摄像管比喻为时间的捕捉者,记录下每一个瞬间的光影变化。
结合老式电视的图像和噪音,可以唤起对摄像管时代的视觉和听觉记忆。
在不同语言中,摄像管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技术背景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
摄像管作为一个技术术语,虽然在现代已经不常见,但它代表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了解摄像管不仅有助于理解技术史,也能启发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发展的思考。
1.
【摄】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摄,引持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摄车从之。
【组词】
摄力、 摄弓、 摄水
2.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
3.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