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3:35
“极诛”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极端的惩罚或严厉的诛杀。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极其严厉或极端的惩罚措施,这种惩罚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或法律上的谴责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极诛”可能用来形容对罪大恶极者的惩罚,强调其罪行的严重性和惩罚的不可避免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或历史讨论中,它可能会被用来描述古代的严刑峻法或极端的政治清洗。
“极诛”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极”(极端)和“诛”(惩罚、杀戮)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诛”字常用来表示惩罚,尤其是指官方的严厉惩罚。随着时间的推移,“极诛”一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法律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古代社会,“极诛”常常与皇权、法律和道德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严重罪行的不容忍态度,以及通过极端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决心。
“极诛”一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沉重甚至恐怖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残酷、法律的无情以及道德的严厉。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法律问题时,了解“极诛”的含义可以帮助更深刻地理解相关话题。
在创作中,可以将“极诛”融入到一个关于正义与复仇的故事中,用以描绘主角面对极端困境时的决心和勇气。
结合视觉元素,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刑场的画面,充满了压抑和严肃的气氛。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鼓声或哀伤的乐曲,增强了“极诛”带来的沉重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extreme punishment”或“severe execution”,但每个文化对于极端惩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极诛”一词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对于严重罪行的极端反应。了解这个词不仅有助于理解历史和法律,还能加深对人类行为和社会规范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在讨论相关话题时更加准确和深刻。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诛】
(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诛,讨也。 、 《白虎通》-诛,代。诛犹责也。 、 《周礼·太宰》-诛以驭其过。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诛求无厌。 、 《礼记·曲礼》。注:“罚也。”-齿路马有诛。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理,曹其首也。 、 《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 、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
【组词】
诛放、 诛远、 诛惩、 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