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5:08
“极诣”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极”和“诣”两个字组成。其中,“极”表示最高点、极限或极端,而“诣”则指到达、达到或造诣。结合起来,“极诣”通常指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或境界,强调的是一种极致的成就或造诣。
在文学中,“极诣”常用来形容艺术、文学作品或人物的非凡成就,如“他的书法已达到极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学术、艺术或体育,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特定领域的卓越表现。
同义词: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出类拔萃 反义词:初出茅庐、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程度和境界上有所不同,但都与“极诣”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
“极诣”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两个意义明确的汉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并不常见,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它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描述高水平的专业成就。
在**文化中,追求极致和卓越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因此,“极诣”这个词在强调个人或作品的非凡成就时,也反映了这种文化追求。
“极诣”这个词给人一种崇高、卓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不懈的努力和最终的成功。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谈论他的研究达到了极诣,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词的力量和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极诣”:
笔走龙蛇间,墨香四溢,
书法之极诣,流传千古。
在视觉上,“极诣”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或一幅高水平的画作。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段精湛的音乐演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stery”或“perfection”,但这些词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极诣”有所不同。
“极诣”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高水平的专业成就,还体现了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极诣”可以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诣】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诣,候至也。 、 《小尔雅》-诣,进也。 、 《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未得诣前。 、 《苍颉篇》-诣,至也。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吏遂缚诣县。 、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诣亮。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诣京师。 、 《资治通鉴》-与鲁肃俱诣孙权。
【组词】
诣阙、 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