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8:26
桑枢(sāng sh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桑木制成的门轴。在古代,桑木因其坚韧耐用而被用于制作门轴,因此“桑枢”常用来比喻简陋的住所或贫穷的生活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桑枢”常用来描绘贫寒的景象,如杜甫的诗句“桑枢韦带日以老,草堂无人知是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古代生活或特定历史背景时,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研究古代建筑材料时可能会涉及“桑枢”。
“桑枢”一词源自古代对木材的应用,特别是桑木因其特性而被选为制作门轴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贫穷和简陋的生活环境。
在**传统文化中,桑木与蚕丝产业紧密相关,因此“桑枢”也隐含了与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的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反映了古代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
“桑枢”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感慨,因为它代表了贫穷和艰辛。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古代的贫民窟或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生活的人们。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参观过一些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或博物馆,可能会看到实际的桑木门轴,从而对“桑枢”有更直观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桑枢之下,岁月静好,虽无金玉满堂,却有诗书自娱。”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贫寒家庭的画作,门轴由桑木制成,显得古朴而坚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市井的喧嚣声,或是夜晚的寂静。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陋室”在英语中可以用“humble abode”来表达。
“桑枢”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材料的应用,也承载了文化和社会的多重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枢】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枢,户枢也。 、 《尔雅》-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 、 《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枢机之发。 、 《汉书·五行志》-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 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组词】
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