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6:42
“新妇”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新婚的女子,即新娘。这个词汇强调了女性的婚姻状态,特别是指刚刚结婚的女性。
在文学作品中,“新妇”常常用来描绘婚礼的场景,或者描述新娘的喜悦、羞涩等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如“新娘”常用,但在某些地区或方言中仍然保留着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婚礼策划或婚姻法律中,“新妇”可能会被用来指代法律文件或专业术语中的新娘。
“新妇”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新”表示新的、刚刚的,而“妇”则指女性或已婚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妇”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新妇”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代表着家族的新成员和未来的希望。在婚礼仪式中,新妇的行为和表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她需要遵守各种传统俗和礼仪。
“新妇”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喜庆、浪漫和家庭的温馨。它唤起了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憧憬,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婚礼的复杂准备和新娘的紧张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参加过朋友的婚礼,见证了新妇从羞涩到自信的转变,这个过程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人生的重要时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新妇”:
春风拂面,新妇步轻,
白纱飘飘,心事重重。
花间一吻,誓言永恒,
从此携手,共度晨昏。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穿着传统红色婚服的新妇,在古老的庭院中缓缓行走,周围是盛开的花朵和欢笑的宾客。背景音乐可能是悠扬的古筝曲,营造出一种古典而浪漫的氛围。
在英语中,“新妇”可以对应为“bride”,这个词同样强调了女性的新婚状态。在不同的文化中,新娘的服饰、婚礼*俗和象征意义都有所不同,但“新妇”或“bride”都代表了婚姻的开始和女性的新角色。
通过对“新妇”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含义和文化背景。这个词汇不仅仅是描述一个新婚女子,它还承载着传统、情感和文化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敏感性。
1.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