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6:45
功德 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术语,字面意思是“善行所积累的善果”。在中,功德通常指的是通过修行、布施、持戒等善行所获得的正面果报。
功德 一词最早出现在经典中,随着在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融入汉语词汇体系。在历史演变中,功德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限于领域,也用于形容世俗的善行和好处。
在**文化中,功德与因果报应的观念紧密相关,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价值判断。在社会背景中,功德常被用来评价个人的善行和社会贡献。
功德 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善良、慈悲和奉献。它激励人们行善积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些慈善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功德的意义,感受到善行带来的内心满足和喜悦。
诗歌:
在晨曦的光辉中,
我播种善行的种子,
愿每一颗心,
都能收获功德的果实。
视觉: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僧侣们在诵经,香烟缭绕,给人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感觉。 听觉:听到**音乐或诵经声,让人感到平和与安宁。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教和**教,也有类似的概念,如“业”(Karma)和“善行”(Good Works),虽然具体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善行和正面果报的关系。
功德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道德追求和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对功德的学和理解,我更加重视善行和道德修养,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功德,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1.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