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5:32
词汇“媒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媒妇”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从事媒妁(即婚姻介绍)工作的妇女。在古代**,媒妁是专门负责撮合婚姻的人,通常由年长的妇女担任。
由于“媒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提到媒妁的角色,但直接使用“媒妇”这个词的情况较少。在现代口语或专业领域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媒人”或“婚姻介绍人”等词汇。
“媒妇”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介绍的角色逐渐多样化,这个词汇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在传统**社会,媒妁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涉及到两个家庭的关系。媒妇在社会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帮助家庭之间建立联系。
提到“媒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保守的婚姻观念,以及媒妁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对传统婚姻*俗的反思。
由于“媒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媒妇”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或者在故事中作为一个关键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由于“媒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角色,如西方的“matchmaker”,但具体的词汇和角色可能有所不同。
“媒妇”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婚姻介绍的角色和重要性。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常用但具有历史意义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媒】
(形声。从女,某声。本义:婚姻介绍人,媒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媒,谋也。谋合二姓。 、 《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县令遣媒来。
【组词】
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 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 媒红、 媒钱、 媒伯、 媒姥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