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6: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19:00
“桂馥兰馨”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香气浓郁,多用于形容花草的香味。其中,“桂”指的是桂花,“馥”表示香气浓郁,“兰”指的是兰花,“馨”也表示香气。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桂花的香气和兰花的香气都非常浓郁。
在文学作品中,“桂馥兰馨”常用来描绘环境的美好,如花园、庭院等地方的香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香气时,人们可能会直接使用“香气扑鼻”等更为通俗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园艺或植物学,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特定植物的香气特性。
“桂馥兰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花卉香气的赞美,特别是在诗词中经常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美好的环境或氛围。
在**文化中,桂花和兰花都被视为高雅和纯洁的象征。因此,“桂馥兰馨”不仅仅是对香气的描述,也蕴含了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舒适和美好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花园、悠闲的午后和美好的回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秋游时,走进一个充满桂花香的公园,那里的香气让我想起了“桂馥兰馨”这个成语,它完美地描述了当时的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桂馥兰馨满园春,轻风拂面梦回真。”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宁静的花园,桂花和兰花盛开,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轻柔的音乐和细腻的画面来表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花香,如英语中的“fragrant as a garden”。
“桂馥兰馨”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还作了两首诗留别。其一云:……鸟飞兔走频来往,桂馥兰馨岂暂移?
1.
【桂】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引证】
《急就篇》-芩藭厚朴桂栝蒌。
2.
【馥】
(形声。从香,复声。本义:香,香气)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千秋岁》-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组词】
馥馥
香气散发。
【引证】
唐·申欢《兜玄国怀归诗》-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 、 宋·黄定《鹧鸪天》-雍容草罢明堂诏,留取天香馥寿宴。
3.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4.
【馨】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qìng)。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馨,香之远闻者也。 、 《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 《山海经·西山经》-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 、 《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尔酒既清,尔淆既馨。 、 唐·刘禹锡《陋室铭》-惟吾德馨。
【组词】
馨烈、 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