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0:31
“桂玉之地”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它更多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组合,其中“桂”通常指桂树,象征着高雅和尊贵,而“玉”则代表珍贵和美好。因此,“桂玉之地”可以理解为一个比喻,指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珍贵且尊贵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桂玉之地”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理想的国度或仙境,如古代诗词中描述的仙山琼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个地方的非凡之美或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旅游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具有特殊自然或文化遗产的地区。
“桂玉之地”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其字面意义较为直接,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更多地是基于“桂”和“玉”这两个字的传统象征意义而形成的。
在**文化中,“桂”和“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桂树常与中秋节和科举考试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成功和荣耀;而玉则被视为美德和高贵的象征。因此,“桂玉之地”在文化上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高尚的社会环境或自然景观。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美好、宁静和尊贵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仙境,或是现代人心中理想的居住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桂玉之地”来形容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比如一个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小镇或公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桂玉之地,梦回仙境,
碧水环绕,青山相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桂树环绕的宁静湖泊,或是玉石般晶莹剔透的山川。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桂树叶的沙沙声,或是溪水潺潺的流动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paradise”(天堂)或“utopia”(乌托邦)可以传达类似的理想化美好地方的概念。
“桂玉之地”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使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马存字长游,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
1.
【桂】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引证】
《急就篇》-芩藭厚朴桂栝蒌。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