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7:51
词汇“卷末”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书籍、文件或其他文本材料的末尾部分,即一卷或一册的结束处。在古代书籍多为卷轴形式时,“卷末”特指卷轴的末端。
在文学语境中,“卷末”可能用来指示故事或章节的结束,有时也用来暗示某种结局或总结。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词汇结合,如“读到卷末”表示阅读到书的最后部分。在专业领域,如图书馆学或出版业,“卷末”可能指具体的物理位置或编辑标记。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末尾”较为中性,而“终章”带有更强烈的结束感。
“卷末”一词源于古代对书籍形式的描述,随着书籍从卷轴到册页的演变,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和学术语境中仍保留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在古代**,书籍多为卷轴形式,因此“卷末”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它不仅指示物理位置,也常常与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积累相关联。
“卷末”可能引发对结束、完成或总结的情感反应。对于读者来说,到达一本书的卷末可能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结束,带来满足感或失落感。
在个人经历中,每次读完一本书的卷末,总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期待着下一本书的开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卷末”来象征生命的终结或一个阶段的结束:
岁月如书,卷末已至,
回忆如墨,点滴在心。
视觉上,“卷末”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卷轴缓缓展开至尽头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翻动书页到最后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文中的“end of the volume”或“end of the boo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都指书籍的结束部分。
“卷末”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中不如古代频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
1.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
2.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