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8:54
文字狱:指在历史上某些时期,统治者或政府因个人或团体所写的文字内容而对其进行政治迫害或法律追究的行为。这种迫害通常涉及****的严重侵犯,目的是通过恐吓和惩罚来控制思想和言论。
文字狱一词源于**古代,特别是在明清两代,由于文人因诗文内容被指控而遭受的政治迫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任何因文字内容而受到的政治或法律迫害。
在**历史上,文字狱是统治者用来控制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思想的一种手段。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思想自由和创新能力,对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字狱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黑暗面和个体的苦难。它提醒我们****的宝贵和脆弱,激发对自由表达的珍视和对压迫的警惕。
在现代社会,虽然文字狱的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的挑战依然存在。例如,网络审查和社交媒体上的言论限制,都可以被视为现代形式的文字狱。
在诗歌中,文字狱可以被用来象征心灵的囚笼:
在文字的牢笼里,
思想的翅膀被剪断,
每一句诗行,
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文字狱可以联想到黑暗的监狱、沉重的锁链和无声的抗议。视觉上,可以想象一间昏暗的牢房,墙上刻着被禁止的文字;听觉上,可能是沉默的抗议和无声的呐喊。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言论迫害”(speech persecution)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用于描述因言论而受到的迫害。
文字狱是一个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词汇,它不仅揭示了*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保护和捍卫这一基本权利。通过对文字狱的学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的价值,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维护这一权利。
清政府大兴~,害死了很多有识之士。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3.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