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44
歹心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坏心肠”或“恶毒的心思”。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阴险、恶意或不怀好意。
歹心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歹”(坏的、不好的)和“心”(内心、心思)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歹”已有负面含义,而“心”则指内心或心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歹心”这一词汇。
在**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正面价值观,因此“歹心”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用于警示或批评。
提到“歹心”,我联想到的是阴暗、不可信任和危险。这个词让我感到不安和警惕,因为它暗示了潜在的伤害或背叛。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有人表面友好,实则心怀歹心的情况。这种经历让我更加警惕,学会了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歹心”:
月光下的阴影,藏着歹心,
微笑背后,是冰冷的刀刃。
提到“歹心”,我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夜晚的森林或破旧的房屋。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不祥的音乐。
在英语中,与“歹心”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malice”或“malevolence”,它们都表达了恶意和不良意图。
通过对“歹心”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负面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图,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警惕性和辨识能力。
1.
【歹】
(象形。本作“歺”,音è。甲骨文字形,象有裂缝的残骨。隶变作“歹”。“歹”是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①(è)本义:残骨。《说文》:“ 列骨之残也。” ②坏)。
坏。与“好”相对。
【引证】
《西游记》-莫怕!莫怕!我们不是歹人,我们是取经的和尚。 、 《宣和遗事》-父亲做歹事,误我受此重罪。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