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1:01
亦作"谥策"; 即谥册。
1.
【谥】
(形声。从言,益声。用言论给予褒贬,故从言。本作“諡”。本义: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同本义。
【引证】
《北堂书钞》引《说文》-谥,行之迹也。 、 《白虎通》-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 、 《礼记·表记》-先王谥以尊名。 、 《论衡·道应》-诔生时所行为之谥。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增谥美显,荣于身后。
【组词】
谥法、 谥宝、 谥谱、 谥名
授与,加封;尤指死后追封。
【引证】
王褒《洞箫赋》-幸德谥为洞箫兮。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组词】
谥告、 谥典
2.
【策】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引证】
《考工记·舟人》-軓前十尺而策半之。 、 《礼记·曲礼》-则仆执策立于马前。 、 《左传·文公十三年》-绕朝赠之以策。 、 《左传·襄公十七年》-左师为已短策。 、 《汉书·王褒传》-伤吻敝策。 、 《战国策·赵策》-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 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 、 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组词】
策辔、 策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