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9:21
“京族”是指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一带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京岛。京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与越南语有亲缘关系。京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越族”,后来为了与越南的越族区分,改称为“京族”。
在文学作品中,京族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如京族的节日、服饰、音乐和舞蹈等。在口语中,提及京族可能涉及到对其文化*俗的讨论或对其历史背景的介绍。在专业领域,如民族学、人类学或社会学中,京族可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探讨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问题。
同义词:越族(历史上的称呼,现已不常用)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少数民族词汇相对比,如壮族、瑶族等。
“京族”一词的来源与其历史称呼“越族”有关,后来为了区分越南的越族,改称为“京族”。这一变化反映了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的调整。
京族的文化受到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与越南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京族的传统节日、音乐和舞蹈等都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背景中,京族人民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提及京族,可能会联想到其独特的文化*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个人可能在与京族相关的旅游经历中,亲身体验到京族的文化魅力,或者在学术研究中深入了解京族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京族的歌声,穿越山川,在海风中飘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京族的传统服饰和节日庆典可以激发丰富的视觉联想,而京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则能带来独特的听觉体验。
在越南,与京族相对应的是越南的越族,两者在语言和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历史发展和现代社会结构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京族”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可以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