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19
“多管闲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过多地干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基本含义是指某人过分关注或干预他人的事务,尤其是那些本不应由他/她来处理的事情。
“多管闲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多管”和“闲事”两个词组合而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存在,但这个成语的形式和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固定。
在**文化中,强调“各司其职”和“不越俎代庖”,因此“多管闲事”常常带有负面评价,尤其是在强调个人隐私和边界的社会背景下。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不受欢迎的、过分热情或不懂得界限的人。它可能引发对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尊重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总是想要插手我们事务的人,这时使用“多管闲事”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不满或提醒对方注意界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问柳絮事,何必多管闲花飞。”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站在别人的私人空间内,试图控制或指导他人的行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不受欢迎的建议或批评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nd one's own business”,强调个人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事务,而不是他人的。
“多管闲事”这个词汇在提醒我们尊重他人隐私和界限方面非常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他先骂周炳不安分守己,又骂周炳爱~。
宁国府的贾老爷去世,贾珍父子立即到寺庙里去为老人办理丧事。贾蓉奉父亲贾珍之命回家取银子,刚好尤二姐、尤三姐为他们看家,贾蓉借机调戏尤二姐。尤二姐则担心那些多管闲事的人说三道四,贾蓉则大声说贾琏家中乱伦的丑事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
3.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闲,阑也。 、 《易·家》。注;“阑也。”-人闲有家。 、 《易·大畜》。注:“阂也。”-日闲舆卫。 、 《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舍则守王闲。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