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9:13
词汇“[圉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圉臣”进行分析:
“圉臣”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养马的官员”或“管理马匹的臣子”。在古代,圉臣是指专门负责管理皇家或贵族马匹的官员,属于较低级的官职。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左传》等,可能会提及圉臣。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已经过时,不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同义词:马官、马夫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因为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官职名称。
“圉”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养马的地方”或“管理马匹”的意思,“臣”则是指官员或臣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从日常语言中消失,只在历史文献中保留其痕迹。
在古代社会,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因此管理马匹的官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圉臣的职责不仅仅是养马,还包括马匹的繁殖、训练等,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职业。
对于现代人来说,“圉臣”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一种古朴、遥远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和马匹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很难有与“圉臣”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圉臣”这个词汇来营造古代的氛围,例如:“晨曦微露,圉臣牵马于宫墙之外,静待君王出行。”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或古装剧中的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圉臣”这个词汇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马蹄声和马嘶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圉臣”的词汇,因为这是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官职名称。
“圉臣”这个词汇是古代汉语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马匹管理的重视。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古雅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汉语丰富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圉,囹圉,所以拘罪人也。 、 《尔雅》-圉,禁也。 、 《周书·宝典》。注:“圉,禁也。”-不圉我哉! 、 《太玄·卷三疆》。注:“圉,止也。”-终莫之圉。 、 《管子·轻重甲》-守圉之国,用盐独甚。 、 《庄子》-其来不可圉。
养马。
【引证】
《左传》-不有行者,谁扞牧圉?
2.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 《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 、 《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 、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 、 《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妾逋逃。 、 《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臣则左之。 、 《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组词】
臣妾、 臣役、 臣御、 臣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