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4:01
“固伦”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满语“gūlūn”,意为“国家”或“帝国”。在清朝,特指的女儿,即公主。固伦公主是清朝皇室中地位最高的公主,通常是的嫡女或特别受宠的女儿。
在文学作品中,“固伦”常用于描述皇室成员的尊贵身份和地位。在口语中,这一词汇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与清朝历史相关的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满学研究中,“固伦”是一个重要的术语,用于区分不同等级的皇室女性成员。
“固伦”源自满语“gūlūn”,随着清朝的建立和满族文化的传播,这一词汇被汉语吸收并广泛使用。在清朝灭亡后,这一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保留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清朝社会,固伦公主的地位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家族的荣耀。她们的生活和婚姻往往与国家的政治和外交紧密相关,是皇权统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固伦”,可能会联想到皇室的奢华、权力的中心和历史的厚重。这一词汇带有一种庄严和尊贵的情感色彩,让人想到古代宫廷的辉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文化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可能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固伦之光,照耀千年,皇室的荣耀,永存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华丽宫廷服饰的公主,站在宏伟的宫殿前,背景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和庄严的仪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重和典雅。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princess”(公主)或“imperial daughter”(皇女),但“固伦”这一词汇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难以直接对应。
“固伦”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清朝皇室女性的特殊地位,也反映了满族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
2.
【伦】
(形声。从人,仑(lún)声。本义:辈,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伦,辈也。 、 《荀子·富国》-人伦并处。 、 《礼记·曲礼下》-儗人必于其伦。 、 《礼记·曲礼下》-毛犹有伦。 、 汉·贾谊《过秦论》-廉颇赵奢之伦。
【组词】
伦辈、 伦序、 伦表、 伦品、 伦侯、 伦望、 伦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