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9:13
“岁聿云暮”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岁(年)、聿(笔)、云(说)、暮(晚)。字面意思是“年岁已晚,用笔记录”,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人们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光,用文字记录下所思所感。
在文学作品中,“岁聿云暮”常用于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或文学创作中,它能够增添一种文雅和深沉的氛围。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对某一历史时期或文学作品的总结和反思。
“岁聿云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和对记录历史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学术语境中,它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韵味和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岁末年终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回顾和总结,如写年终总结、家庭聚会等。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过去的反思。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深沉和感慨的,它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会表达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每当岁末年终,我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进行年度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成长和经历,同时也为新的一年制定计划和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岁聿云暮,笔落惊风, 忆往昔,岁月如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文人坐在窗前,窗外是冬日的景象,他手持毛笔,沉思着写下对过去的回顾。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以及窗外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at the end of the year”或“year-end reflection”也能传达类似的意思。
“岁聿云暮”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时间的一种感慨,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岁末年终时,不仅要回顾过去,还要展望未来,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能够增添一种深沉和文雅的氛围,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既岁聿云暮,三朝无远,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
1.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
2.
【聿】
(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筆。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组词】
舌聿
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引证】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后汉书·傅毅传》注-聿,循也。
【组词】
聿女、 聿遵、 聿追
3.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4.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