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3: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3:04:21
“只字不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连一个字都不提及。基本含义是指在讨论或叙述某事时,完全不涉及某个话题或某个人物,通常用来形容有意回避或忽略某个重要内容。
“只字不提”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只字”和“不提”两个部分组成,历史悠久,使用广泛。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出现,如《左传》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只字不提”常常与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相关联,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面子”和“和谐”的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疑惑和好奇,因为它暗示了某种未被揭示的真相或情感。在表达上,它提醒我在交流中要注意是否无意中忽略了重要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家庭聚会中,某位亲戚对某个敏感话题只字不提,这种回避行为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她只字不提,心中的秘密如夜色般深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沉默的场景,人们低头不语,空气中弥漫着未言明的紧张感。听觉上,可能是沉默中的呼吸声,或是远处微弱的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mention a word”或“avoid the subject entire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只字不提”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反映。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背景。
在这本‘党史’里,李大钊同志的历史功绩不见了,只字不提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此事~。
1.
【只】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引证】
《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