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23
词汇“俭礼”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两个字“俭”和“礼”来理解其可能的含义。
结合这两个字,“俭礼”可能指的是在礼仪和社交活动中表现出节俭和克制的态度,既不铺张浪费,又保持适当的礼仪规范。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和礼仪一直被视为美德。在现代社会,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俭礼的概念可能被用来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节俭和尊重传统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时,看到新人在布置和宴请上都体现了俭礼的原则,既不铺张浪费,又保持了婚礼的庄重和温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俭礼为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节俭之中见真情,
礼仪之间显风雅。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rugal elegance”(节俭的优雅)或“simple sophistication”(简单的精致),强调在保持节俭的同时,不失优雅和精致。
通过对“俭礼”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节俭和尊重传统礼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
1.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