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5: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5:21:44
漂没(piāo m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物品因水流或其他外力作用而漂走或消失。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语境中,它可能指代财物因水灾等原因而损失。
漂没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漂”(漂浮)和“没”(消失)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原始的物理意义。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具体的自然灾害导致的财物损失。
在**古代,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漂没一词常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损失。
漂没一词给人以负面情感,如悲伤、无奈和损失感。它让人联想到自然灾害的无情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在现代生活中,漂没一词不常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自然灾害时,它仍能提供一种特定的描述方式。
在诗歌中,漂没可以用来象征性地描述时间的流逝或记忆的消逝,如:“岁月如水,记忆漂没在无边的时光河中。”
漂没可能让人联想到洪水泛滥的画面,或是水流冲走物品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增强了词汇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pt away”或“lost in the floo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因水流导致的损失这一概念。
漂没作为一个描述特定自然灾害后果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学语境中,它仍具有独特的表达力和文化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
1.
【漂】
古水名。
【引证】
《山海经》-又南有山,漂水出焉。
没付欠账。
【引证】
《孽海花》-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