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0: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41:58
少卿:在古代**,少卿是官职名称,通常指次于卿的高级官员。在明清两代,少卿是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级别。
少卿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最早见于周朝,后在各个朝代中有所变化。明清时期,少卿成为六部的副职,这一官职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在**古代社会,少卿作为高级官员,代表着权力和地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少卿一词给人以庄重、权威的印象,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严谨和礼仪。
在历史小说阅读中,我经常遇到少卿这一角色,他们往往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推动剧情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将少卿作为象征权威和智慧的形象:
古道风尘少卿影,
朝堂论策智谋深。
一纸文书定乾坤,
千秋功业后人吟。
想象一位身着官服的少卿,手持文书,步履稳健地走在古代宫廷的长廊上,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可能是“Vice Minister”或“Deputy Minister”,但在古代西方并没有完全对应的官职名称。
少卿这一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官制的具体信息,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文化特点。在学*历史和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1.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
2.
【卿】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引证】
《说文》-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 、 《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诸侯之上大夫卿。 、 《管子·揆度》-卿大夫豹饰。 、 《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 《国语·晋语》-有卿之名。 、 、 《史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荐笏言于卿士。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王公卿相。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士。
【组词】
卿相、 卿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