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0:20
词汇“倾耸”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倾耸”是一个组合词,由“倾”和“耸”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倾耸”可以理解为某物或某人倾斜并高耸的状态或动作。
由于“倾耸”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但如果它是新创造的词汇,可能是为了描述某种特定的视觉效果或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倾耸”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不稳定但依然坚强的状态,如在描述历史建筑或自然景观时。
由于“倾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但如果在一个描述自然灾害或历史遗迹的纪录片中听到,可能会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倾耸”来描绘一个既危险又美丽的场景:
山峰倾耸,云雾缭绕, 风中摇曳,似舞者的腰。
由于“倾耸”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尽管“倾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汉语词汇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耸】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
【引证】
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 、 《方言》。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耸,聋也…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间谓之耸。荆阳之间及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
【组词】
耸昧
高起;矗立。
【引证】
宋·沈括《梦溪笔谈》-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
【组词】
耸人瞻仰、 耸秀、 耸出、 耸耳、 耸然、 耸峭、 耸突、 耸干、 耸擢、 耸耸、 耸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