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05
“停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停止不动,停留在某个地方或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人或物体在某个位置暂时停留或静止不动的情况。
“停伫”由“停”和“伫”两个字组成,“停”表示停止,“伫”表示站立。在古代汉语中,“伫”常用来形容长时间的站立或等待。随着语言的发展,“停伫”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词汇,用来描述静止不动的状态。
在文化中,“停伫”常常与思考、沉思或等待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于静态美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停伫”给人一种宁静、沉思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独自站在某个地方,静静地思考或观察周围的世界。这种状态常常伴随着一种平和和内省的情感。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我在旅行中停伫在一个古老的桥梁上,看着桥下的流水,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时间的静止和内心的宁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停伫”:
月光下,我停伫在古老的石阶上,
听着夜风轻拂过树梢的声音,
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
如同星辰在夜空中静静闪烁。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望着远方的海平线,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停伫”时的平和与沉思。
在英语中,“停伫”可以对应为“pause”或“stand still”,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上可能与“停伫”有所不同。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s'arrêter”或西班牙语的“detenerse”,也有类似的表达,但每个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停伫”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静止状态的词汇,还蕴含着深层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美。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伫】
(会意。从人,从宁(zhù)。宁,堆积物。人在堆积物旁。本义:久立)。
同本义。
【引证】
《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班固《幽通赋》-伫盘桓而且俟。 、 唐·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组词】
伫见、 伫眙、 伫轴、 伫盼、 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