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26
“停休”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停止工作或活动,进行休息。它通常用于描述工作、学*或其他日常活动的中断,以便恢复体力和精神。
“停休”一词由“停”和“休”两个字组成,“停”意味着停止,“休”意味着休息。在古代汉语中,“休”已有休息的含义,而“停”则更多指停止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停休”这一现代词汇。
在**文化中,休息和工作的平衡被高度重视。“停休”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关怀,确保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后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保持身心健康。
“停休”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放松和期待。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时刻,如午后的阳光、轻柔的音乐,以及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停休”来规划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例如,我会在紧张的工作日程中安排短暂的停休,以保持高效和专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停休”:
在忙碌的都市中,
我们寻找一片停休的绿洲,
让心灵得以喘息,
在宁静中重拾力量。
结合图片,“停休”可能让人联想到公园中的长椅、咖啡馆的角落,或是家中舒适的沙发。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爵士乐或自然的风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停休”可以对应为“break”或“rest”。不同文化对休息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普遍认为适当的停休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停休”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指示了物理上的休息,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放松和恢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停休”有助于我更好地管理时间和精力,保持生活的平衡。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