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39
哭灵: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丧葬仪式中,家属或亲友为逝者哭泣、哀悼的行为。它是一种表达哀伤和缅怀的方式,常见于许多文化和社会中。
哭灵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丧葬仪式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表现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变化。
在许多文化中,哭灵被视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也是生者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在一些社会中,哭灵甚至有特定的仪式和规则,如哭丧歌等。
哭灵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悲伤、失落和哀痛。它可能触发人们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亲人离世的深刻情感体验。
个人经历中,哭灵可能是在亲人或朋友的葬礼上,通过哭泣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舍。
在诗歌中,哭灵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哀伤的氛围,如:
在寂静的夜晚,星辰低垂,
哭灵的声音,如风中的哀歌,
怀念逝去的灵魂,
在心中永存。
哭灵可能让人联想到葬礼上的黑衣人群,低沉的哭泣声,以及烛光和鲜花。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哀悼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哭灵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文化中,葬礼可能更加私人化和内敛,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哭灵可能更加公开和集体化。
哭灵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丧葬仪式行为,也反映了人类对死亡和哀悼的普遍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哭灵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和表达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1.
【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同本义(有声有泪)。
【引证】
《说文》-哭,哀声也。 、 张博《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 《苛政猛于虎》-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组词】
哭哭嘶嘶、 哭唠叨、 哭踊、 哭临
2.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